
实测美团 LongCat:快到极致,但是别说追平 DeepSeek
实测美团 LongCat:快到极致,但是别说追平 DeepSeek用过才知道,「快」不是万能药。
用过才知道,「快」不是万能药。
当前,业界顶尖的大模型正竞相挑战“过度思考”的难题,即无论问题简单与否,它们都采用 “always-on thinking” 的详细推理模式。无论是像 DeepSeek-V3.1 这种依赖混合推理架构提供需用户“手动”介入的快慢思考切换,还是如 GPT-5 那样通过依赖庞大而高成本的“专家路由”机制提供的自适应思考切换。
在最近的一档脱口秀节目中,演员张俊调侃 DeepSeek 是一款非常「内耗」的 AI,连个「1 加 1 等于几」都要斟酌半天。
前些天,DeepSeek 在发布 DeepSeek V3.1 的文章评论区中,提及了 UE8M0 FP8 的量化设计,声称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。
一早起来,看到群里炸了锅!主角是我们备受期待的 DeepSeek V3.1 模型。有用户反馈,该模型在生成文本时,会毫无征兆地随机插入“极”这个汉字(繁体简体都会)
今天下午,DeepSeek 官方正式发布 DeepSeek-V3.1。相比于前天只在用户群里通知,今天新增了模型升级点、榜单成绩、model card,huggingface 上现在也可以下载模型文件了。
在大语言模型的竞争中,数学与代码推理能力已经成为最硬核的“分水岭”。从 OpenAI 最早将 RLHF 引入大模型训练,到 DeepSeek 提出 GRPO 算法,我们见证了强化学习在推理模型领域的巨大潜力。
软件+硬件的全链路国产 AI 体系来了? 这几天,不论国内国外,人们都在关注 DeepSeek 发布的 V3.1 新模型。
用过 DeepSeek-R1 等推理模型的人,大概都遇到过这种情况:一个稍微棘手的问题,模型像陷入沉思一样长篇大论地推下去,耗时耗算力,结果却未必靠谱。现在,我们或许有了解决方案。
GPT-5刚发布没多久,DeepSeek-R2就快来了,好热闹的8月份! DeepSeek预计将于8月发布其新一代旗舰模型DeepSeek-R2。